班級規模及環境--熱線:4008699035 手機:15921673576( 微信同號) |
為了保證培訓效果,增加互動環部份,我們堅持小班授部份,每期報名人數限3到5人,多余人員安排到下一期進行。 |
上部份間和地點 |
上部份地點:【上海】同濟大學(滬西)/新城金郡商務樓(11號線白銀路站) 【深圳分部】:電影大廈(地鐵一號線大劇院站)/深圳大學成教院 【北京分部】:北京中山學院/福鑫大樓 【南京分部】:金港大廈(和燕路) 【武漢分部】:佳源大廈(高新二路) 【成都分部】:領館區1號(中和大道) 【沈陽分部】:沈陽理工大學/六宅臻品 【鄭州分部】:鄭州大學/錦華大廈 【石家莊分部】:河北科技大學/瑞景大廈
最近開部份間(周末班/連續班/晚班):2020年3月16日 |
實驗設備 |
,部份: 共5 部份,30學時
,外地學員:代理安排食宿(需提前預定)
☆注重質量
☆邊講邊練
☆合格學員免費推薦工作
★實驗設備請點擊這兒查看★ |
質量保障 |
1、培訓過程中,如有部分內容理解不透或消化不好,可免費在以后培訓班中重聽;
2、培訓結束后,授課老師留給學員聯系方式,保障培訓效果,免費提供課后技術支持。
3、培訓合格學員可享受免費推薦就業機會。 |
課程大綱 |
|
一、窗口介紹 熟悉工作界面是提高繪圖效率的基礎,CAD的顯示界面與Windows的其他應用軟件相似,整個繪圖窗口共包括: 1、標題欄和菜單欄:屏幕的頂部是標題欄,如果剛剛啟動CAD或當前圖形文件尚未保存,則出顯示Drawing 。緊貼標題欄的是菜單欄,系統默認有十一列下拉菜單,菜單欄的右邊是繪圖窗口的操作按鈕。 2、工具欄:常用的有:1.標準工具欄;2.對象特性工具欄;3.繪圖工具欄;4.修改工具欄 3、繪圖窗口:在CAD工作界面上,大的空白區域就是繪圖區,也稱為視窗,用戶只能在繪圖區繪制圖形。繪圖區沒有邊界,利用視窗縮放功能,可使繪圖區無限增大或縮小。當光標移至繪圖區域內時,便出現了十字光標和拾取框。繪圖區的左下角有兩個互相垂直的箭頭組成的圖形,這有可能是CAD的坐標系(WCS),也可能是用戶坐標系(UCS)。 4、命令行提示區:命令行用于接受用戶的命令或參數輸入。命令行是用戶和CAD進行對話的窗口,通過該窗口發出的繪圖命令與使用菜單命令和單擊工具欄按鈕等效。在繪圖時,應特別注意這個窗口,輸入命令后的提示信息,如錯誤信息、命令選項及其提示信息,都將在該窗口中顯示。。 5、狀態行:顯示當前圖形的繪制的狀態,如光標的坐標,捕捉、柵格、正文等功能的開關狀態。
二、窗口元素的定制 1、工具欄的定制方式:A:視圖→工具欄,選擇所需工具欄后 →關閉。 B:在任意工具欄上點擊右鍵,點擊所需工具欄名稱,即可打開或關閉相應工具欄。 2、命令行和繪圖窗口的定制:A:工具→選項→顯示,在此選項卡中可改變命令行和繪圖窗口的大小、顏色、字體等,也可將其全部恢復為系統缺省值。 B:將光標稱至命令行窗口上邊框,當鼠標箭頭成雙向箭頭時,按住鼠標左鍵上下拖動即可改變命令行窗口行數。(F2快捷鍵:命令行和文本窗口的切換。) 狀態行開關按鈕的選項定制:在按鈕上右擊鼠標→設置。 F6鍵則在坐標顯示中切換,控制坐標顯示特性。
三、新建圖形文件 (1)文件→新建 (2)標準工具欄→新建 (3)命令:New (4)利用啟動對話框新建文件,該對話框有四個選項卡: 1.打開:打開原有圖形文件(“文件”→打開) A、選擇“以只讀方式找開”,只能讀取,不能修改。 B、選擇“局部打開”,用戶可在“要加載幾何圖形的圖層”列表框中選擇需要打開的圖層,CAD將只顯示所選圖層上的實體。 注:局部打開使用戶有選擇地打開自己所需的內容,以加快文件裝載速度。特別在大型工程項目中,通常使用局部找開功能,局部打開功能只能使用戶一次打開一個圖形文件。 2.缺省設置:初學者首選,中國用戶采用公制單位。 3.使用樣板:該對話框的[選擇樣板]列表框內有一些CAD已定義好的模板文件*.dwt。每模板都分別包含了繪制不同類型的圖形所需的基本設置。 4.使用向導:A、快速設置:有單位、區域兩個選項,確定繪圖單位類型和繪圖區域的長和寬。 B、高級設置:包含快速設置,在該對話框中,有單位類型、角度尺寸的單位及精度、角度測量的起始方向、角度測量的方向、指定按繪制圖形的實際比例單位表示的寬度和長度。
四、保存圖形文件 使用計算機繪圖必須經常存盤,初學者應養成隨時保存的習慣,以免由于突然事故(如死機、斷電)等而造成文件丟失。 如果要將當前圖形存盤:(1)可單擊“文件”菜單→保存。 (2)單擊標準工具欄中“保存”按鈕。 (3)在命令行輸入“SAVE”命令。 也可在繪圖時設置自動存儲時間,讓系統自動按時存儲文件,避免文件丟失。可以用下面兩種方式設置: - 在命令行輸入:savetime - “工具”菜單→選項→打開和保存 CAD默認的的文件擴展名為*.DW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