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設備前期避險
設備采購歸到采購部之后,是不是與設備部門就沒了干系?大量的技術風險,不能有效的識別與避免,勢必造成“胎里的毛病永久的痛”!
第一節 前期論證
1.糾正錯誤需求 2.統籌規劃預留
3.規避接口風險 4.強化前期論證
第二節 選型購置
1.檔次、功能如何選擇?
2.進口、國產如何取舍?
3.國產化設備如何規避風險?
4.新設備為什么還要自己改造?
第三節 安裝驗收
1、 現場安裝的監控要點
2、 全面驗收,最后的防線
討論:五花八門的設備給維修維護帶來了什么?
首次國產化的設備如何規避風險?
案例:屢次失敗的除塵項目靠什么成功?
離心機事故暴露了什么問題?
第二章 消滅設備故障
設備保障一直是設備部門的工作重點,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瞬間放大了生產成本,產量、質量、交貨期一切都將成為空談,因此“防火、救火”一直都是設備管理的關鍵。
第一節 全員參與的日常維護
大部分故障都由小問題發展而來,正所謂“抽一塊磚頭倒一堵墻,松一顆螺絲斷一根梁”,僅僅依靠維修人員很難防范,只有全員參與才是遏制故障的基礎。
1.1:10:100法則
2.每人每天三件事
3.全員參與的推動技巧
案例:她是如何管好的點檢表?
我的無聲示范帶來了什么?
討論:我操作,你維護?
為什么違章屢禁不止?
點檢為什么變成了打鉤?
第二節 基于倒查的專業預防
節假日都在檢修,維修人員忙忙碌碌,可故障依然高發,哪里出了問題?
1.基于經驗的預防 2.基于狀態的預測
3.故障倒查,把毒草變肥料
4.故障倒查,提升維修技能
5.故障假想,檢驗預防預案
討論:“高手”有限,如何共享?
故障之間到底有無關聯?
案例:壞習慣會惡變
第三章 削減維修成本
激烈的競爭,維修成本已經引起了企業的關注,作為一個“花錢”的部門,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
第一節 備件管控
買了的不壞,壞了的沒買,倉庫備件不少,卻總在應急;設備一天天老化,備件又不能增加,怎么辦?
1.備件儲備的最佳管理點
2.標準化壓縮種類 3.國產化限制非標
案例:年終盤點引發的思考
討論:備件種類為什么越來越多?
第二節 外委外協
此類業務通常不大,但空間很大。草率的決策,不合理的方案,僵化的承包商隊伍,多種因素疊加,導致了外委費用的居高不下……
案例:硫化機改造
第四章 構建安全防線
制造業的多數事故與設備有關,設備部門在企業的安全地位非同一般,一起事故可以毀掉一個企業,可以使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也能把你功勞一筆勾銷,所以,安全是天!
1.安全帶現象 2.身邊講案例
3.事故假想,確保設備設施安全
4.追求極致,讓你想錯都錯不了
案例:安全檢查誤區案例解析
討論:梯子不用時請橫放
第五章 提升綜合效率
同樣的設備不同企業使用發揮的效率并不一樣,切換與調整、閑置和停頓、速度的變慢、啟動的損失以及不良品的產生成了拖累生產的罪魁,誰能有效的控制它,誰就會獲得綜合效率的提升。
1.發現改善的六個維度
2.實施改善的三個類別
3.質疑現狀,挑戰常規
4.全員發動,快速改善
案例:創新墻與創新樹
討論:我們對現場那么熟,為什么卻不如一個操作工?
第六章 激發團隊潛力
維修工作不好量化,所以隊伍難帶,很多時候在“憑良心干活”……主動干和被動干戰斗力天壤之別!如何凝聚大家,激發潛力對于設備保障至關重要。
1.綁定利益,壓力傳遞
2.真情凝聚,激發潛力
3.面向結果讓管理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