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修內容
第一部分:監事會法定職責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1、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對監事會治理的新要求(為什么說監事會是股東委托的監督機構?)
2、國企分類和監事會工作方法的選擇與組合
3、外派監事會和按《公司法》設立監事會的異同
4、問題導向基本方法:“查、看、聽、問”+調研
5、集團管控模式和母子公司監事會的實踐模式
6、如何建立和完善監事會“四可”的履職記錄制度(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可問責)
7、各種類型監事會的檢查監督的典型經驗和實務案例
(1)上市公司監事會 (2)金融企業的監事會
(3)民營企業監事會的建設 (4)國企改革中加強監事會建設的新實踐
(5)集團子公司下屬監事會等類型典型經驗和案例介紹;
8、國有企業如何建設協同共享的有效監督體系?(股東監督、黨內監督、專業監督和民主監督的協同)
第二部分:“檢查公司財務”的工作實務和案例解讀
1、監事會檢查公司財務的目的、方法和效果(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檢查的出發點)
2、信息對稱是檢查公司財務的前設條件
3、檢查公司財務如何以“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
4、五種主要的公司財務問題及其主要方法
5、現代審計技術在財務檢查中的應用
6、解讀公司“三張財務報表”發現問題的方法
7、財務結構和公司經營能力分析的主要工具
8、檢查財務成果:如何與董事會、經理溝通(如何去杠桿、去庫存、降債務,推進供給側改革)
9、財務檢查信息披露和“打造陽光國企”
10、實務案例:如何查錯糾弊、準確判斷財務風險
第三部分:如何“監督董事、經理和高管的公司職務行為”
1、《公司法》如何規定監事會對管理者監督
2、案例:監事會如何行使監督職權的主要實踐
3、監事會監督管理者公司職務行為的標準和方法是什么
4、如何定位"涉及股東權益的重大事項"的合法性、合規性(股東監督制度與“三重一大”制度的無縫對接)
5、監事會在公司內控建設中的地位與監督作用
6、監事會監督履職在公司風險管理體系中的功能
7、案例解讀:對公司管理者進行履職評價和監督的制衡功能
8、監事會與專業監督、外部監督的協同互動機制(如何實現監督信息資源共享和監督制度全覆蓋)
第四部分:如何評價公司經營活動和高管履職行為
1、監事會對公司發展戰略的主要評價方法
2、監事會對公司投資項目的主要評價方法(保障項目精準投資、提高供給側質量與效益)
3、監事會對董事會極其成員的履職評價方法
4、監事會對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履職評價方法(現場監督、當期監督與巡視檢查、紀檢的協同)
5、監事會如何行使人事評價權與履行報告責任(股東監督:為何要問責與容錯機制并舉)
第五部分:監事會工作成果應用:意見、建議和報告
1、如何擬寫監事會檢查的意見或建議
2、如何擬寫監事會監督評價的綜合報告
3、監事會進行調查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實務案例);
4、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和監督評價報告成果應用
5、監事會監督檢查如何與國資監管工作相結合
6、監事會工作成果如何促進科學管理“補短板”
7、監事會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知識結構和行為能力
8、如何加強學習持續提高監事會成員的履職能力
9、如何建立和完善監事會工作評價和激勵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