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一:柔性計劃如何實現排程控制
1.柔性生產計劃創造可能
2.柔性計劃概念及能解決的問題
3.柔性計劃如何實行生產控制
3.1 生產流程分析(通用材料并存生產)
3.2 前置時間分析(庫存優化管理)
3.3 生產工序銜接分析(供應鏈優化與看板支持)
3.4 產銷配合—產能分析(瓶頸工序、加班及外協)
3.5 訂單溝通(定期銷售協調、優化管理)
案例分析
甘特圖 超市看板 快速切換 斜槽
模塊二:生產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
1.生產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及應具備的技能
案例:高效班前會的運用
2.管理格局與境界
2.1 管理技術(決定勝任度)
2.2 管理計劃(決定預見性)
2.3 管理監督(決定導向性)
2.4 管理格局(決定全局性)
模塊三:生產系統的崗位設置與責任落實
1.如何進行生產系統的崗位設置
1.1 建立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八個關鍵步驟
2.生產崗位的責任落實
2.1 目標管理監督與落實
2.2 責任事件細化管理
3.如何進行生產系統的考核與跟進
3.1 建立機制—游戲規則(先小人、后君子)
3.2 建立系統才能復制
3.3 讓部分人先“富”起來
3.4 設置不給人犯錯機會的機制
3.5 建立客戶監督的考核方法
4.如何進行產銷銜接溝通
4.1 產銷溝通與銜接
4.2 銷售的客戶管理及訂單整合
4.3 周要貨的計劃準備
模塊四:生產計劃排程分析與落實
1.生產現場計劃分析與管理
1.1 生產計劃的編制
1.2 生產作業計劃的分解
1.3 作業派工計劃的落實
2.生產在制品管理
2.1 如何進行班前的在制品排查
2.2 如何進行瓶頸工序的整合
2.3 如何消除管理工序的“碰頭會”
3.外協生產管理
3.1 外協單位的管理與培養
3.2 外協計劃下達的注意事項
3.3 外協運行的“潛規則”預防
模塊五:生產調度控制管理與協調
1.生產管理人員培養人脈的重要性
2.調度到底做哪些工作
3.調度的角色定位
案例:一切皆有可能!
模塊六:物料控制與管理
1.物料的管理定義及目標
2.物料管理的原則
3.物料管理人員的職責
4.物料計劃的步驟
5.物料周轉率及存貨期概念
模塊七:倉庫管理與控制
1.倉儲管理的目標
2.倉庫控制方法
3.倉庫控制的對象及貨架分類
3.堆碼質量標準
4.物料的倉庫供料控制
模塊八:管理方法與領導智慧
1.如何理解“六精進法則”
2.當好“副職”的智慧
3.員工的激勵與培訓
4.領導的管理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