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級性能測試與調優案例分析培訓
第一章:性能測試理論 【從性能測試理論入手,讓學員了解基本的性能測試理論,建立性能測試理論基礎,夯實性能測試理論和方法論。】
1.1 性能測試基本理論
1.2 性能測試基本概念
1.3 性能指標定義
1.4 性能測試需求
1.5 性能測試類型分析
1.6 性能測試場景分析
第二章:性能測試流程 【闡述性能測試基本流程,并結合實際項目性能測試實踐,深入講解性能測試流程以及每個流程節點的輸入和產出。】
2.1 性能測試流程介紹
2.2 性能測試流程輸入輸出
第三章:性能測試策略 【性能測試策略決定了后續性能測試的方向,對整個性能測試項目起到指導性和方向性作用,對性能測試是否成功起到關鍵性作用。】
3.1 性能測試技術架構
3.2 性能測試部署架構
3.3 性能測試目標
3.4 性能測試階段
3.5 性能測試指標定義
3.6 性能測試環境準備
3.7 性能測試數據準備
3.8 性能測試范圍分析
3.9 性能測試類型選擇
3.10 性能測試場景分析
3.11 性能測試準入
3.12 性能測試準出
3.13 性能測試完成定義
3.14 性能測試風險分析和規避策略
第四章:性能測試方案和過程管理 【結合性能測試策略,制定對應的測試方案,并結合性能測試流程進行精細化過程管理,對測試執行過程進行過程控制。】
4.1 性能測試需求分析
4.2 性能性能測試范圍
4.3 性能性能測試場景
4.4 性能測試人員
4.5 性能測試環境
4.6 性能測試數據
4.7 性能測試腳本開發
4.8 性能測試場景配置
4.9 性能測試監控配置
4.10 性能測試執行
4.11 性能測試結果分析
4.12 性能測試調優
4.13 性能測試回歸測試
4.14 性能測試匯報
第五章:性能測試團隊及角色 【闡述性能測試需要具備基本的團隊成員及角色,每種角色對應的任務和具備的技能。】
5.1 性能測試團隊人員配備
5.2 性能測試團隊成員角色
5.3 性能測試團隊成員職責
5.4 性能測試團隊成員具備技能
第六章:性能測試監控維度 【闡述性能測試結果需要的性能監控維度,以及每個監控維度對應的監控點和監控工具選項分析。】
6.1 系統層性能監控
6.2 網絡層性能監控
6.3 應用層性能監控
6.4 代碼層性能監控
6.5 數據庫性能監控
6.6 性能測試監控工具選型
6.7 性能測試監控工具使用
6.8 性能測試監控工具分析
第七章:性能測試腳本開發 【性能測試腳本開發過程,結合主流性能測試工具進行腳本開發,詳細講解整個開發過程并結合實際操作練習。】
7.1 性能測試腳本開發流程
7.2 選擇測試協議
7.3 腳本錄制或開發
7.4 腳本參數化
7.5 腳本關聯
7.6 測試參數數據準備
7.7 單用戶腳本回放
7.8 多用戶腳本回放
7.9 回放結果檢查
第八章:性能測試執行 【性能測試場景設計、配置及執行,性能測試場景執行過程管理以及執行規范,為后續的結果分析和瓶頸定位起到過程保障。】
8.1 性能測試場景
8.2 性能測試場景配置
8.3 性能測試執行
8.4 性能測試執行過程監控
8.5 性能測試執行過程問題分析
第九章:測試結果收集與分析 【針對性能測試執行結果和監控結果進行數據收集,并對性能進行深入分析,為瓶頸定位提供數據支撐。】
9.1 性能測試結果收集
9.2 性能測試結果分析
9.3 性能測試結果視圖類型
9.4 性能測試結果集過濾
9.5 性能測試結果視圖詳細分析
9.6 性能測試結果圖表關聯分析
9.7 性能消耗點鉆取分析
第十章:性能瓶頸定位 【闡述性能瓶頸定位流程,對性能瓶頸進行診斷分析并掌握相應的方法論。】
10.1 性能瓶頸定位基本方法
10.2 性能瓶頸定位過程
10.3 性能瓶頸定位分析
第十一章:性能監控與調優之系統層 【針對系統層的性能瓶頸分析,借助系統監控分析工具,從全局的角度找出系統層的性能瓶頸并進行優化。】
11.1 操作系統架構
11.2 操作系統性能監控指標
11.3 操作系統性能監控分析工具
11.4 操作系統性能分析方法
11.5 如何定位資源問題
第十二章:性能監控與調優之網絡層 【針對網絡方面的性能瓶頸定位,通過網絡分析工具,找出網絡方面的性能瓶頸并進行優化。】
12.1 網絡層性能監控指標
12.2 網絡層性能監控分析工具
12.3 網絡層性能分析方法
12.4 如何定位網絡問題
第十三章:性能監控與調優之應用層 【針對應用層的性能瓶頸分析,通過中間件分析工具,從中間件層面找出應用層的性能瓶頸并進行調優。】
13.1 應用系統架構
13.2 應用性能監控指標
13.3 應用性能監控分析工具
13.4 應用性能分析方法
13.5 常見應用性能問題和定位方法
第十四章:性能監控與調優之代碼層 【針對代碼層的性能瓶頸分析,通過代碼分析工具,從代碼函數性能的角度找出代碼層的性能瓶頸并進行優化。】
14.1 代碼層性能監控點
14.2 代碼層性能監控分析工具
14.3 代碼層性能瓶頸定位
14.4 代碼層性能瓶頸調優方法
14.5 如何快速定位代碼問題
第十五章:性能監控與調優之數據庫層 【針對數據庫層的性能瓶頸分析,借助監控分析工具,從數據庫實例角度找出數據庫層的性能瓶頸并進行調優。】
15.1 數據庫系統架構
15.2 數據庫性能監控指標
15.3 數據庫性能監控分析工具
15.4 數據庫性能分析方法
15.5 如何定位到SQL語句問題和配置問題
15.6 常見數據庫性能問題和定位方法
第十六章:性能測試報告 【詳細描述性能測試報告包含內容及其模板,在測試報告中,把系統性能充分體現出來,并針對系統的優化和后續擴展方面提供優化建議。】
16.1 性能測試報告模板
16.2 性能測試報告內容
16.3 性能測試結論與調優建議
16.4 性能測試風險分析與規劃
第十七章:案例解讀 【結合大型互聯網的實際項目,深入講解系統性能測試和性能調優的整個過程,以及性能測試過程中碰到的性能問題如何診斷和問題定位。】
17.1 車聯網系統性能測試與調優
17.2 電商系統性能測試與調優
17.3 訂票系統性能測試與調優
17.4 快速性能測試學習方法
17.5 常見性能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