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審計及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培訓
企業內部審計篇
一、內部審計的基本概念
(一)內部審計的概念
1)概念
2)目的
3)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比較
(二)內部審計的發展階段
1)控制
2)控制結構
3)企業風險
4)企業風險管理流程
(三)內部審計的角色
1)監督者
2)檢察員
3)協助者
4)咨詢師
(四)內部審計過程
1)理解期望
2)分析經營狀況
3)確認程序與風險
4)分析程序與風險
5)匯報與跟蹤
(五)基本審計方法
1)與管理層討論
2)實地觀察
3)審閱書面資料
4)抽樣測試
二、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共同涉及的幾大專業問題
1)審計通知書與審計業務約定書
2)審計計劃
3)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4)內外部審計的評價、協調與專家的使用
5)審計抽樣
6)審計證據
7)審計工作底稿
8)審計報告
9)審計質量控制
三、內部審計具體準則講解
1)內部控制審計
2)舞弊的預防檢查與報告
3)后續審計
4)內部審計督導
5)結果溝通
6)遵循性審計
7)分析性復核
8)風險管理審計
10)人際關系
11)內部審計的控制自我評估法
12)內部審計機構與董事會或高管理層的關系
13)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
14)經濟性審計
15)效果性審計
16)效率性審計
四、內部審計實施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
2)重要性、審計風險與審計抽樣
3)不同類型審計的特殊考慮
企業內部控制篇
一、內部控制概論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
1)內部控制的一般概念
2)COSO報告的定義
3)內部控制的種類
(二)內部控制的屬性
1)職責分工
2)實物接觸控制
3)內部核查
4)充分的書面記錄
5)恰當的授權
(三)內部控制的種類
1)按控制性質分
2)按控制內容分
3)按控制地位分
4)按控制功能分
5)按控制時序分
(四)內部控制的設計原則
1)相互牽制
2)協調配合
3)崗位匹配
4)成本效益
5)整體結構
(五)控制點與控制技巧
1)一般控制點應建立在盡可能接近行動發生之處
2)一般控制技巧
總結:內部控制的局限
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總攬
(一)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試行)
1)基本規范
2)貨幣資金
3)銷售與收款
4)采購與付款
5)工程項目
6)擔保
7)對外投資
(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征求意見稿)
1)成本費用
2)存貨
3)預算
4)固定資產
5)籌資
三業務流程重組
(一)流程重組的癥狀
1)市場份額下降
2)交貨期延長
3)競爭能力降低
4)生產率降低
5)客戶滿意度降低
6)環境劇變
(二)流程重組的步驟及各步驟的操作要點
1)制定重組策略
2)流程設計
3)實施
4)效果評估
(三)流程重組各步驟操作要點(佳管理實踐)
1)了解市場和客戶
2)制定愿景和戰略
3)設計產品和服務
4)市場營銷
5)生產和配送產品及提供服務
6)向客戶開票收款及提供服務
7)人力資源管理
8)財務管理
(四)業務流程圖
1)業務流程涉及的部門
2)工作內容及步驟
3)部門間的相互關系
4)業務文件
5)業務流程圖操作手冊示例
四、內部控制實務
(一)常見的舞弊類型
1)虛報冒領
2)陰陽發票
3)無中生有
4)侵吞不報
5)模仿簽字
6)假公濟私
7)瞞天過海
8)里應外合
9)暗渡陳倉
10)混水摸魚
11)偷梁換柱
12)張冠李戴
13)監守自盜
(二)內部控制的設計步驟
1)確定控制目標
2)整合控制流程
3)鑒別控制環節
4)確定控制措施
(三)內部控制實例詳解
1)貨幣資金內控設計
2)銷售與收款業務內控設計
3)生產循環內控設計
4)采購與付款業務內控設計
5)籌資與投資內控設計
6)預算控制制度
7)成本控制規范
(四)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1)控制環境
2)內部牽制
3)內部審計
4)財務內控
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篇
一、財務風險的一般概念、種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財務風險的一般概念
1)財務風險的概念
2)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的區別
(二)財務風險的種類
1)籌資風險
2)投資風險
3)資金回收風險
4)收益分配風險。
(三)財務風險的特征
1)客觀性
2)全面性
3)不確定性
4)激勵性
(四)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1)環境影響
2)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不合理
3)財務決策失誤
4)管理人員認知偏差
二、財務風險的評估與控制
(一)財務風險的評估(Z-SCORE模型)
(二)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措施
1)分配法
2)回避法
3)轉移法
4)降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