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AG-VDA失效模式影響和分析(新版FMEA)培訓
模塊一:FMEA介紹
什么是FMEA?
FMEA發展歷史
FMEA的目的和局限性
FMEA實施的注意事項:明確、真實、合理、完整
FMEA實施過程中管理者的支持
新版FMEA的過度策略
基礎FMEA與家族FMEA的運用
FMEA的使用時機
FMEA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使用的時間節點
FMEA的團對及職責
新版FMEA的主要變化
?七步法
?FMEA表格的變化
?新增監測和系統響應FMEA(FMEA-MSR)
模塊二:設計 FMEA的執行
DFMEA第一步:規劃與準備
?確定分析對象
?確定分析對象的邊界
?完成表頭填寫
DFMEA第二步:結構分析
?目的
?系統分解:確定分析對象及分析層次
?結構樹
?方塊/邊界圖與接口分析
DFMEA第三步:功能分析
?目的
?功能的定義與描述
?功能的實現方式及影響因素
?參數圖
?基于結構樹的功能網或功能鏈的建立
DFMEA第四步:失效分析
?目的
?失效的定義:功能的異常
?失效鏈
?失效影響:上一級對象功能異常
?失效模式:分析對象的功能異常
?失效原因:下一級對象的功能異常
DFEMA第五步:風險分析
?目的
?設計控制的類型
?當前預防控制
?當前探測控制
?當前預防和探測控制措施的確認
?評價:嚴重度基于失效模式的影響、頻度基于失效原因發生的概率或預防措施的效果、探測度基于已發生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的可探測程度
?嚴重度的評分標準
?發生度的評分標準
?探測度的評分標準
?AP優先級:風險高低評價的標準
DFMEA第六步:優化
?目的
?職責分配
?措施的狀態:尚未確定、尚未決策、尚未執行、已完成、不執行
?措施有效性評估
?持續改進
DFMEA第七步:結果文件化:FMEA報告
企業實際產品的案例演練和答疑
模塊三:過程FMEA的執行
PFMEA第一步:規劃與準備
?目的
?PFMEA項目確定與邊界
?PFMEA項目計劃
?制作基準PFMEA
?完成表頭填寫
PFMEA第二步:結構分析
?目的
?過程流程圖
?工藝流程、工序、工步的概念
PFMEA第三步:功能分析
?目的
?功能的定義與描述
?功能的要求(特性)
?工藝流程、工序、過程要素的功能關系可視化
PFMEA第四步:失效分析
?目的
?失效的定義
?失效鏈
?失效影響:對自己工廠、客戶工廠及使用者的影響
?失效模式:工序的功能異常,輸出產品特性超差
?失效原因:過程要素的功能異常,過程特性超差
?失效分析:如何建立失效模式與失效原因的關系
?PFMEA與DFMEA的關系
P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
?目的
?當前預防控制
?當前探測控制
?當前預防和探測控制措施的確認
?評價:嚴重度基于失效模式的影響、頻度基于失效原因發生的概率或者預防措施的效果、探測度基于已發生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的可探測程度
?嚴重度的評分標準
?發生度的評分標準
?探測度的評分標準
?AP優先級:風險高低評價的標準
PFMEA第六步:優化
?目的
?職責分配
?措施的狀態:尚未確定、尚未決策、尚未執行、已完成、不執行
?措施有效性評估
?持續改進
PFMEA第七步:結果文件化:FMEA報告
企業實際制造過程的案例演練與答疑
模塊四: FMEA-MSR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