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培訓
一 流程篇與計劃篇
1、軟件研發過程
1) 探究軟件研發工程過程
2) 梳理軟件研發日常工作過程
3) 中國軟件企業實施“敏捷過程”遇到了什么問題
4) 改變習慣與研發過程成功實施的方法
5) 介紹定義軟件研發過程模型標準-SPEM(形成研發過程文檔)
6) 百家爭鳴:探討國外成功的研發過程實施在中國遇到阻力因素
7) 動手實踐:學習使用軟件過程編著工具完成軟件過程編著
2、 軟件范圍與成本1) 軟件范圍的變化與隨需而變的軟件2) 管理變化與控制變化
3) 軟件成本預算方法-UCP、FPA、COCOMOII、敏捷估算
4) 估算誤差與應對方法
5) 成本分解(開發成本與質量成本)
6) 動手實踐:使用工具實現簡單的軟件規模估算
7) 動手實踐:使用工具實現FPA與COCOMOII聯合工作進行估算
8) 情景分析:模擬演繹敏捷估算方法
3、軟件風險管理1) 軟件風險預測與風險檢查表
2) 搭建企業級的“風險知識庫”
3) 制定有效的風險策略4) 面面俱到與主次矛盾
5) 案例分析:軟件工程中的風險如何標識判斷?
6) 案例分析:人力資源的風險分析
4、軟件項目或產品計劃1) 目標的制定與下達(SMART化、愿景化、共享化、承諾化)
2) 研發工作計劃與PDCA循環3) PERT、關鍵路徑和GANNT,為什么研發項目計劃不用PERT圖
4) 制定研發計劃的8大視角
5) 不同層次管理者的不同層次的研發計劃
6) 研發計劃的迭代
7) 百家爭鳴:“甘特圖”是否全面表達軟件項目計劃,缺少什么?
動手實踐:依據真實項目完成小組計劃、團隊計劃與產品線計劃
第二篇 執行篇
1、個體任務與團隊任務
1) 計劃如何轉化為任務-任務粒度(MCME方法-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2) 因人而異劃分任務-任務類型
3) 團隊和諧分配任務-時間平均任務與人員平均任務
4) 任務書的內容撰寫與任務反饋
5) 任務的下達方式-“等距離管理”與“不等距離管理”
6) 百家爭鳴:項目經理以結果為導向是否可行?
7) 動手實踐:模擬一位項目經理進行任務部署
2、溝通管理
1) 有效溝通的障礙/約哈里窗
2) 晨間溝通-問題會診與每日回顧3) 溝通語言-自然語言與模式語言
4) 暢通溝通渠道
5) NLP溝通技巧與有效表達-藝術化溝通
6) 高效會議溝通:會議籌劃與管理
7) 百家爭鳴:現場模擬處理團隊成員與管理者矛盾的技巧
8) 情景分析:SCRUM早上開小會的方式是否可取?
3、 能力提升與績效考核
1) 情景分析:由微軟的EEG計劃有些哪些感悟?
2) 個人能力提升-自我修煉3) 團隊能力提升-建立學習型組織
4) 從技術走向管理的五個良好習慣(成果導向、綜觀全局、聚焦重點、發揮優勢、集思廣益)
5) 企業文化對“能力提升”的影響
6) TRIZ與團隊創新思維
7) 如何激發團隊的teamwork & ownership精神
8)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KPI法、BSC法、PBC法、360度考核法)
9) 管理者的五個核心管理技能(工程結構工藝與造價,目標與計劃、組織與分派工作、控制與糾偏、領導與激勵)
10) 情景分析:當上項目經理,如何保持自己的技術能力不會降低?
4、高效時間管理1) 個體時間管理-番茄時間法、A4時間法等2) 研發管理人員的工作分類(四個象限)和時間管理
3) 團隊時間管理-攔截干擾工作的因素
4) 問題解析:研發管理人員“忙碌卻無成效”的原因剖析
5) 情景模擬:管理者早晨上班的路上如何構思“一天時間安排”
三 支撐篇1、管理工具
1) 集思廣益與頭腦風暴法
2) 聚焦重點與SWOT分析
3) 因果關系圖(魚骨圖)
4) 綜觀全局與5W2H
5) FMEA失效模式分析與PDCA循環
6) 情景演練:研發者遇到技術問題,如何快速解決問題?
2、質量管理1) 案例分析:從豐田汽車召回事件中感悟到什么?
2) 情景分析:扁鵲三兄弟治病方式獲得質量管理策略
3) 如何有效進行評審?
4) 百家爭鳴:戴明環PDCA與CMMI辨析
5) 如何使用新舊7種質量管理工具,發現質量問題
6) 如何使用“六西格瑪操作模型DMAIC”
7) 案例分析:從對日外包給出的圖表中您發現了哪些質量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
3、 配置與變更管理
1) 軟件全生命周期可追蹤管理的方法
2) 復雜項目或產品的配置管理方案
3) 基線管理與變更管理
4) 配置項管理思想(奏響交付的樂章)
5) 如何選擇配置管理工具(商用嗎?開源嗎?)
6) 案例分析:從Linux研發過程中配置管理感悟到什么?
7) 動手實踐:完成一份自己團隊配置管理的計劃
8) 百家爭鳴:敏捷的變更與正規的變更如何取舍?
9) 復雜產品線如何有效地進行配置管理
4、過程度量與改進
1) 百家爭鳴:軟件過程需要度量嗎?
2) 如何采集有效的軟件過程數據?
3) 如何講孤島式工具中的過程數據進行集成?
4) 如何規劃度量指標、建立度量模型?
5) 如何選擇度量的工具軟件
6) 經驗分享:講師如何在自己的組織中實現過程度量的?
7) 百家爭鳴:軟件組織追求高境界是軟件過程持續改進,達到優,那么到底要改進什么?阻力在哪里?如何突破這些阻力?
8) 如何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推動高效、高質量的軟件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