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與分析方法培訓
第一部分:可靠性基礎
1.1 可靠性定義JRG03 電磁兼容講座
1.2 可靠性要素
1.3 可靠性的重要性
1.4 可靠性的意義
1.5 如何實現可靠性
1.5.1 編寫可靠性計劃
1.5.2 進行可靠性測試
1.5.3 進行可靠性提升
1.5.4 可靠性保持
第二部分: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
2.1 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內容及適用標準
2.2 電子元器件的選擇與使用
2.2.1 為什么要控制電子元器件的選擇與正確使用
2.2.2 電子元器件的質量等級
2.2.3 電子元器件的選擇與控制
2.2.4 元器件的正確使用
2.3 電子元器件的故障特點
2.3.1 電阻損壞的特點
2.3.2 電解電容損壞的特點
2.3.3 半導體器件損壞的特點
2.3.4 集成電路損壞的特點
2.1 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內容及適用標準
第三部分:電子產品可靠性分析
3.1 降額設計
3.1.1 降額設計原則
3.1.2 降額準則的制定
3.1.3 降額準則的實施
3.2 熱分析、熱設計
3.2.1 熱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3.2.2 熱設計的方法
3.3 元器件的篩選
3.4 耐環境設計
第四部分: 電子產品可靠性驗證測試
4.1 電子產品環境可靠性測試
4.2 電子產品 EMC 測試
第五部分:產品可靠性設計-熱設計
5.1 產品熱設計簡介
5.2 熱設計的目的
5.3 熱設計的基本問題
5.4 熱設計的理論
5.5 熱設計措施
5.6 設計目標
5.7 傳熱原理
5.8 傳熱原則
5.9 傳熱方式
5.9.1 導熱機理
5.9.2 對流傳熱
5.9.3 輻射傳熱JRG03 電磁兼容講座
5.10 熱設計總結
第六部分:產品可靠性設計- -安規設計
6.1 電氣安全涉及范圍
6.2 防觸電,(結構、絕緣、耐壓)
6.3 防機械傷害,(靜態結構、動態軌跡行程)
6.4 防過熱傷害,(舒適、燙傷)
6.5 防火災危險,(阻燃、被燃、止燃)
6.6 防毒素的傷害的保護(空氣(短期、長期)、接觸,揮發)
6.7 電氣安全設計要素(國家安規標準)
第七部分:產品可靠性設計-EMC 設計
7.1EMC 設計要素(EMC 三要素)
7.2 電磁兼容性設計-屏蔽設計
7.3 電磁兼容性設計-接地設計
7.4 電磁兼容性設計-濾波設計
7.5 電磁兼容性設計-線路板(布置)設計
7.6 電磁兼容性設計-總結
第八部分:產品可靠性設計-電路設計
8.1 原理設計
8.2 功能模塊設計(傳感器、微信號電路、強信號電路、數字電路、模擬電路)
8.3 電路可靠性設計技巧
道路車輛 PCB 整體防護( CE\RE\ESD\EFT\RS)
串入磁珠防護(CAN 線除外)
I/O 防護
電源 DC-DC
晶振控制
IC 防護
零部件防護設計
去耦設計
模塊間去耦技術(電源、信號濾波)
模塊防護技術(屏蔽、端口防護)
電子模塊端口防護舉例
電子模塊端口防護舉例
電子模塊端口防護舉例
TVS&ESD 選型要素
車用洗滌泵電機電磁騷擾抑制實例
舉例:可靠性提升-改善行動
第九部分:產品可靠性設計總結
9.1 產品可靠性總結
9.2 可靠性總攬
9.3 如何實現產品可靠性
9.4 如何實現電磁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