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D培訓
一、傳統DID
1.1 模型導入
1.1.1 國內頂刊DID模型類型與應用梳理
1.1.2 建立因果關系
1.1.3 DID政策評估,如何識別兩種錯誤的反事實
1.2 模型構建
1.2.1 政策效果不隨時間而變
1.2.2 政策效果隨時間變動
1.3 Stata實現
1.3.1 DID數據生成與處理
1.3.2 兩種政策效果比較
五種DID估計命令
1.3.3 結果比較
二、多期DID(漸進DID)
2.1 模型構建
2.2 多期DID政策效應的動態圖形展示
2.3 多期DID平行趨勢檢驗圖形實現
2.4 安慰劑檢驗的Stata實現
2.4.1 政策實施時間前置的安慰劑檢驗
2.4.2 處理組隨機化處理的安慰劑檢驗
2.5 DDD模型
三、DID模型擴展
3.1 PSM-DID
3.1.1 PSM估計的p-score的三個程序比較
3.1.2 匹配前后的共同支持檢驗(common support)
3.1.3 多期PSM-DID數據匹配的Stata代碼
3.2 具有二值時變處理的處理前后各期平均處理效應(ATEs)的估計
3.3 時變處理時間與持續期的靈活面板DID因果分析
3.4 異質性處理效應下的雙向固定效應估計與模糊DID應用
3.4.1 模糊DID(Fuzzy DID)估計量與Stata實現
3.4.2 異質性處理效應時,雙向固定效應估計還穩健嗎?
3.4.3 異質性處理效應存在時的解決方法:模糊DID
四、空間DID
4.1 忽略空間因素的DID結果可靠嗎?
4.2 空間DID模型構建
4.3 政策評估效應的空間區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