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制圖的基本知識
第七章.軸測圖
第三章.體的投影
第九章.零件圖
第二章.點、直線、平面的投影
第五章.組合體
第八章.螺紋緊固件和常用件
第六章.機件圖樣的畫法
第四章.立體表面的交線
第10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1
第11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2
第12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3
第13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4
第1節.機械識圖概述01
第2節.機械識圖概述02
第3節.機械識圖概述03
第4節.機械識圖概述04
第5節.識圖的基本知識01
第6節.識圖的基本知識02
第7節.識圖的基本知識03
第8節.識圖的基本知識04
第9節.識圖的基本知識05
第14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5
第15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6
第16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7
第17節.圖樣基本表示法08
第18節.機械識圖習題一01
第19節.機械識圖習題一02
第20節.機械識圖習題一03
第21節.機械識圖習題一04
第22節.機械識圖習題一05
第23節.機械識圖習題二01
第24節.機械識圖習題二02
第25節.機械識圖習題二03
第26節.機械識圖習題二04
第27節.機械識圖習題二05
第28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1
第29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2
第30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3
第31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4
第32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5
第33節.機械識圖習題三06
第34節.零件圖的識讀01
第35節.零件圖的識讀02
第36節.零件圖的識讀03
第37節.零件圖的識讀04
第38節.零件圖的識讀05
第39節.零件圖的識讀06
第40節.讀常見類型零件圖01
第41節.讀常見類型零件圖02
第42節.讀常見類型零件圖03
第43節.讀常見類型零件圖04
第44節.讀常見類型零件圖05
100裝配圖(六)
101裝配圖(七)
102裝配圖(八)
103裝配圖(九)
10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二)
11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三)
12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四)
13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五)
14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及其相對位置
15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一)
16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二)
17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三)
18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四)
19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五)
1機械制圖緒論及其基本知識和技能
20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六)
21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七)
22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八)
23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九)
24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十)
25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十一)
26換面法(上)
27換面法(中)
28換面法(下)
29基本立體及復合立體的投影(一)
2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一)
30基本立體及復合立體的投影(二)
31基本立體及復合立體的投影(三)
32基本立體及復合立體的投影(四)
33復合柱體和復合回轉體的投影及軸測投影圖
34軸測投影圖(一)
35軸測投影圖(二)
36軸測投影圖(三)
37軸測投影圖(四)
38軸測投影圖(五)
39軸測投影圖(六)
3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二)
40軸測投影圖(七)
41軸測投影圖(八)
42軸測投影圖(九)
43軸測投影圖(十)
44軸測投影圖(十一)
45軸測投影圖(十二)
46軸測投影圖(十三)
47軸測投影圖(十四)
48軸測投影圖(十五)
49立體視圖畫法及立體尺寸標注(一)
4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三)
50立體視圖畫法及立體尺寸標注(二)
51立體視圖畫法及立體尺寸標注(三)
52立體視圖畫法及立體尺寸標注(四)
53讀立體視圖與構型分析(一)
54讀立體視圖與構型分析(二)
55讀立體視圖與構型分析(三)
56讀立體視圖與構型分析(四)
57機件的表達方式(一)
58機件的表達方式(二)
59機件的表達方式(三)
5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四)
60機件的表達方式(四)
61機件的表達方式(五)
62機件的表達方式(六)
63機件的表達方式(七)
64機件的表達方式(八)
65標準件和常用件(一)
66標準件和常用件(二)
67標準件和常用件(三)
68標準件和常用件(四)
69標準件和常用件(五)
6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五)
70標準件和常用件(六)
71標準件和常用件(七)
72標準件和常用件(八)
73標準件和常用件(九)
74標準件和常用件(十)
75零件圖(一)
76零件圖(二)
77零件圖(三)
78零件圖(四)
79零件圖(五)
7三維立體的構成與分類(上)
80零件圖(六)
81零件圖(七)
82零件圖(八)
83零件圖(九)
84零件圖(十)
85零件圖(十一)
86零件圖(十二)
87零件圖(十三)
88零件圖(十四)
89零件圖(十五)
8三維立體的構成與分類(下)
90零件圖(十六)
91零件圖(十七)
92零件圖(十八)
93零件圖(十九)
94零件圖(二十)
95裝配圖(一)
96裝配圖(二)
97裝配圖(三)
98裝配圖(四)
99裝配圖(五)
9投影法與幾何元素的投影(一)
第01章
1.1.4設置AutoCAD工作界面.
1.2.2新建一個AutoCAD文件.
1.2.4設置定時保存.
1.2.6打開素材文件.
1.2.8加密文件.
1.3.3設置圖形界限.
1.3.5設置繪圖單位.
1.3.8設置繪圖區的顏色.
1.4設置機械繪圖環境.
第02章
2.1.4繪制三角形.
2.2.3繪制定位塊.
2.3.5查看機械零件圖.
2.4繪制不規則圖形.
第03章
3.1.4繪制定距等分點.
3.1.6繪制定數等分點.
3.1.7以塊方式定數等分圓.
3.2.3繪制粗糙度符號.
3.3.2繪制軸承蓋.
3.3.4繪制葉片.
3.3.7繪制圓錐銷釘.
3.4.1繪制扳手.
3.4.2繪制電源插頭.
3.5繪制凸輪.
第04章
4.1.3繪制插銷.
4.2.3繪制局部剖視圖.
4.3.4繪制平鍵.
4.4.3裝配圖剖面圖案填充.
4.5圖案和漸變色填充.
第05章
5.1.7快速選擇.
5.2.11繪制軸類零件的倒角.
5.2.13繪制倒圓角.
5.2.3繪制鉸套.
5.2.5延伸圓弧.
5.2.7繪制螺紋.
5.2.9合并線段.
5.3.2復制套筒的左視圖.
5.3.4繪制工字鋼.
5.3.6繪制檔圈.
5.3.8繪制止動墊圈.
5.4.2移動對象.
5.4.4旋轉圖形.
5.4.6縮放圖形.
5.4.8拉伸螺桿.
5.5.2夾點移動圖形.
5.5.4夾點復制圖形.
5.5.6夾點鏡像圖形.
5.5.8夾點旋轉圖形.
5.6繪制碟形彈簧.
第06章
6.1.10繪制傾斜結構.
6.1.3繪制墊塊.
6.1.5覆蓋方式的對象捕捉.
6.1.6繪制階梯軸.
6.1.9繪制零件俯視圖.
6.2.3創建粗糙度圖塊.
6.2.5插入粗糙度圖塊.
6.3.4繪制基準符號屬性塊.
6.4.5利用設計中心復制圖層.
6.5繪制六角螺母動態塊.
第07章
7.2.10使用圖層特性管理零件圖.
7.2.3轉換圖形圖層.
7.2.6刪除圖層.
7.2.9圖層匹配.
7.3.2設置圖層顏色.
7.3.3設置圖層線型.
7.3.4設置圖層線寬.
7.4.4特性匹配.
7.5圖層管理.
第08章
8.1.3創建單行文字.
8.1.7繪制裝配明細表.
8.2.3繪制裝配明細表.
8.2.5繪制齒輪參數表.
8.3繪制材料明細表.
第09章
9.3.10連續標注.
9.3.11弧長標注.
9.3.13折彎標注曲柄.
9.3.15多重引線標注.
9.3.2標注底座線性尺寸.
9.3.4標注斜支架的對齊尺寸.
9.3.6標注盤形零件的徑向尺寸.
9.3.8標注角度尺寸.
9.3.9基線標注.
9.4.11調整標注間距.
9.4.4折斷標注.
9.4.6更新標注.
9.5.2標注軸公差.
9.7零件圖尺寸的標注.
第10章
10.1.5繪制軸承座的三視圖.
10.2.6 繪制剖視圖.
10.5繪制閥座零件三視圖.
第11章
11.4繪制A2圖框和標題欄.
第12章
12.2.2繪制底座等軸測圖.
12.2.4繪制吊耳等軸測圖.
12.2.6在軸測圖中書寫文字.
12.2.8標注軸測圖尺寸.
12.3繪制正等軸測圖.
12.4繪制法蘭盤斜二測圖.
12.5 繪制軸承座的軸測圖.
第13章
13.4繪制軸類零件圖.
13.5皮帶輪零件圖.
13.6 繪制支架類零件圖.
13.7 繪制箱體類零件圖.
第14章
14-5繪制千斤頂的裝配圖.
14.3.1裝配圖一般繪制方法-直接繪制法.
14.3.2裝配圖一般繪制方法-零件插入法繪制截止閥.
14.3.3裝配圖一般繪制方法-零件圖塊插入法繪制變速器.
14.4.3拆畫滾筒零件圖.
第15章
15.11.3倒圓角邊.
15.11.5抽殼.
15.11.7剖切空心軸.
15.11.9加厚曲面.
15.12繪制管接頭模型.
15.2.4編輯UCS.
15.2.5動態UCS繪圖.
15.2.7夾點編輯UCS繪圖.
15.5.10創建啞鈴模型.
15.5.8創建圓環體.
15.6.2繪制拉伸實體.
15.6.4旋轉創建軸承圈.
15.6.6掃掠創建彈簧.
15.6.8繪制放樣實體.
15.7.2并集運算.
15.7.4差集運算.
15.7.6交集運算.
15.8.2三維旋轉.
15.8.4三維移動.
15.8.6創建螺母.
第16章
16.1.1聯軸器.
16.1.2階梯軸.
16.2.1皮帶輪.
16.2.2齒輪.
16.3.1連桿.
16.3.2創建支架模型.
16.4繪制齒輪箱下殼.
第17章
17.2變速器三維裝配.
第18章
18.1.5使用VPORTS命令和SOLPROF命令創建三視圖.
18.1.6使用SOLVIEW命令和SOLDRAW命令創建三視圖.
18.2.2創建端蓋剖視圖. |